日本企业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
来源:四川都市网 | 2008/5/15 13:50:45
日本的企业内教育培训始于明治时代,其历史渊源也可上溯至江户时代商家的奉公人教育。明治维新后才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初始阶段就意识到:实现工业化不能仅依靠机械器具的引进和革新,必须同时造就大批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只有这样,技术装备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后劲。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劳动力呈现不足,为了确保工人的素质,企业界更加认识到,只有加强企业内教育培训机制,才能赶上世界技术进步的形势。于是企业内教育培训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重视企业内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日本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特色,还作为国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58年日本制定了《职业训练法》,体现了国家对于企业内教育培训的高度重视。现在,企业内教育已成为日本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一、对新职工的教育培训
日本企业对新职工的教育培训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企业精神和道德教育、管理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三个方面。
1.企业精神和道德教育
企业精神和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有:①了解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历史传统、创业精神、经营方针、经营理念、企业社训以及业绩等等,培养新人对企业的感情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心;②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如注重个人品德、讲究礼仪、搞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约束和遵纪守法的精神;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要学会与企业全体同仁团结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还经常通过共同工作、野外活动等集体参与的形式,增强新人的协作意识。
企业对新职工强调企业精神和道德教育,旨在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强化和改善劳资关系以及一般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增强凝聚力 。日本企业界认为,如果员工不正确理解和继承“企业精神”,就会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错误地理解经营策略和方针,也难与同事默契配合,势必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啊
2.管理知识教育
接受管理知识教育,主要为新职工将来能具有全面处理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这面的教育培训除了让新职工了解企业的就业规则、人事和工资制度、劳动组织、管理体系外, 企业普遍注重向新职工灌输下述思想:①战略意识。又称“问题意识”。即在做具体工作时始终不忘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主动地发表对问题的个人见解,避免机械盲从;②“现场主义”意识。“现场”即生产(经营)的第一,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所在,必须 高度重视来自现场的信息和需求。③“自主管理”意识。每个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在岗位的管理者,要时刻从管理者的角度设法改进工作,革新创造,自觉地承担自己作为组织人(企业人)所应承担的任务;④“尊重人性”意识。工作的目的,不是牺牲人生,只追求物质利益,而是要通过工作,达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满足。
3.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
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工种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例如新日铁公司对负责电器维新的工人规定教学计划安排643课时,需9个月时间完成。其课程分别有“通用知识”、“专业知识”、“基础实习”、“应用实习”等,除通过课堂教育形式讲授外,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提高新职工的操作技能,在培训中心的基础训练合格后,到工作现场还要由一名师傅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员制度继续培训一年,以使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企业往往编有“指导员手册”,对指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以指示如何对新职工进行指导、帮助和考评。指导员制度在感情上也把新老职工联系在一起,结成“前、后辈”关系。
二、对管理层人员的教育培训
1.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高级管理人员指的主要是董事会成员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这一层次的企业领导人员绝大部分上过大学,其中很多人有较高的学位。又由于他们基本上是由下面逐级提拔上来的,已经具有足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育培训的重点, 不是学习现场的管理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市场。制订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驾驭企业经营管理全局的指挥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日本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①培养计划能力和先见力。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要具有预测未来本行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的眼光,要具有如何看待竞争对手的将来,构筑本企业基本政策构想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的能力等;②培养判断、决定企业重要问题的能力。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准确地判断和决定重大问题,将会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③培养慧眼识才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求高层管理人员深刻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做到“知己知彼”。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出国考察。通过出国考察,了解国际市场动向和学习有益的国外管理经验等,为更好地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做准备;②请专家、学者讲课或充当顾问。日本企业常常聘请著名的经营学者或优秀的经营专家讲课或聘其为企业顾问,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借此机会广泛与社会名流交往,开阔眼界和思路 ,吸收社会外界的营养;③在本企业的培训中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一些企业的高级领导人员要为企业中层领导人员讲课,通过对讲授内容的准备以及讲课时的相互交流,讲授者本身也受到了教育,对问题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2.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
中层管理人员(即课长、部长等),往往承担着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或职能课的领导任务,是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支柱作用。一个企业经营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日本对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的理论知识教育有通用的课程,包括了从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到实际运用等极广泛的内容。在实际能力训练方面,主要实行定期调换岗位的轮换任职制度。如课长、部长一般要在计划、生产、技术、营销、人事等主要课室轮换任职一遍;技术人员要先在车间劳动,再经过海外留学、从事相当长时间的内部管理或外销,然后才能升任课长之类的职务搞管理工作。
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是一种极其富有成效的教育训练方式。日本企业界认为实行中层管理干部轮换任职制度的好处在于:①不仅仅使他们具有完成现在工作而需要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具备能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变化的能力,获得较全面的实际锻炼;②不仅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开阔视野,还可以破除企业内岗位间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保 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并使其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③可以在体验各种工作中培养管理人员的个性及可能性,开发管理人员的潜在能力,同时最终达到开发企业整体潜力的目的;④企业可在轮换任职的过程中,通过考察从中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
3.对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班组长、工长、技师、工段长等是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上下联系的纽带,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作用极大。因此,日本企业界对这些人员的选拔培养普遍较为重视。
在日本企业,班组长是从现场作业工人中提拔上来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基本管理方法的教育,以及培训他们对部下的人事管理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指导方法、工作改进方法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其教育培训方式一方面按照日本产业协会专门设计的“班组长训练课程”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实行现场教育。基层管理人员作为领导者,指挥和组织部下完成任务 ;同时作为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向部下传授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下属的思维判断能力。
日本企业对作业长(相当于我国的工段长,下面管几个工长)的培训十分严格。凡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员,要求必须有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企业的规定是,大学毕业的要有8-9年的基础工龄,高中毕业的要有18-20年的工龄,方能提为作业长。此外,在提升为作业长之前,必须按照预备作业长进修制度,脱产学习半年。其中一个月学习管理方法,四个月学习基础知识,一个月在老作业长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实习。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担任作业长。由于这些作业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掌握本工段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操作技术,因而能独立解决日常发生的各种问题。
三、对从事国际经营的专业人员的培训
随着日本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化趋势,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需要相当数量的具有国际经营意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对从事国际经营的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也日 益重视起来。
日本企业内教育和培训国际企业人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①基础训练。通过国内研修和短期海外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具有最低限度国际经营意识的人才;②去国外子公司、国外事务所赴任的教育培训方式。利用这种培训方式学习赴任国语言、经营基础知识、开展地区情况调研等;③高级训练。通过在国外大学、研修所的进修,对各个部门、各种职能的具体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培养企业自己的国际型人才;④留学培训。通过留学深造,攻读相关学位,学习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培养企业的技术人才和储备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
四、日本企业内教育培训制度的新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现今的日本企业